荆楚网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维修性拆除”余声未了,网友爆料重庆的蒋介石行营也被拆了。对此,当地文管部门回应称,这是“保护性拆除”,将在原址原貌复建行营。(2月16日《都市晨报》)
此前,北京梁思成、林徽故居被拆除,有关方面说是“维修性拆除”,这次重庆的蒋介石行营被拆,有关方面说是“保护性拆除”。看来,得好好感谢他们,又为新华词典增加了两个“新条目”。
蒋介石“重庆行营”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西路14号,距今已有70多年历史。整个建筑是三幢两楼一底的砖木结构建筑群,属于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其底楼的石板下藏有一条直通长江边的“暗道”。无论是从抗战遗址,还是从建筑风格,都应该作为历史文物保护下来,何况在2009年就已经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什么该保护的就保护不下来呢?一是有许多领导并没有把《文物法》当做不可违背的法律。我国《文物法》明确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他们明明是在干违法的事,还美其名曰“维修性拆除”、“保护性拆除”。
二是巨大的利益让一些人按捺不住冲动。从政府角度来说,靠土地财政充高的GDP已经没有了土地可充,只好去动文物下面的土地;从投资方来说,同样是投资,不同的地块有不同的价值,宁愿出高价投资黄金地段,宁愿被吐骂也不能放弃。还有无论是“台前”“台后”都有割不断的利益链条。
三是对违规拆迁和毁坏不可移动文物的处罚太低。按有关规定最高处罚是五十万元。区区50万元对于一个开发商来说,一点都不会心痛,也就是丢十几平方的房子。但让我们看到的,有的并没有受到处罚。还有,对这些违规拆迁和毁坏不可移动文物的,本该受到法律不制裁,可迄今为止,从未有人因为破坏不可移动文物而受到法律制裁的。
每一处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都是“国家的记忆”、“民族的记忆”,保住文物,就留住了历史。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约有4.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如果对文物任由一些人“维修性拆除”、“保护性拆除”,接下来的就可能会产生更大的破窗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