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白頔    美编:李冬   

吴昌硕绘画艺术的四大特色

作为海派后期的大师级人物,吴昌硕是我国近现代书画艺术上的关键人物,他承前启后,不愧为一代宗师。他的艺术影响了后来的许多画家,众多现代绘画大师或出自其门下,或受其艺术影响。如近代“海派”诸家、“北京画派”的陈师曾、齐白石等,还有像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等也无不受到吴昌硕的影响。那么,吴昌硕绘画艺术的魅力究竟何在呢?带着这一问题,中国文物网于近日采访了著名中青年书画家、书画评论家张俊东先生,他向我们阐释了吴昌硕绘画艺术的四大特色。[详细]

一、金石气息

吴昌硕绘画艺术的第一大特色是有金石气息。所谓金石气息,指的就是钟鼎上所铸的金文与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所具有的味道。在张俊东看来,吴昌硕画作之所以能够具有金石气息,和他一生都在写石鼓文有很大的关系。吴昌硕将临写石鼓文中所得来的笔法和“篆籀”意韵用到自己的画作里,从而在画作中表现出了浓厚的金石气息。[详细]

二、笔力雄浑

吴昌硕绘画艺术的第二大特色是笔力雄浑。所谓笔力雄浑,指的就是其画作中的笔触朴拙、苍茫、老辣,极具浑圆、雄强的力量感。许多人觉得吴昌硕绘画以花鸟闻名,认为他很少画山水,人物画的就更少。张俊东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吴昌硕的粗笔山水也很高级。落笔豪放浑厚,别具风格,开创了中国山水画史的审美新格局。[详细]

三、设色浓丽

吴昌硕绘画艺术的第三大特色是设色浓丽。过去人们总是说中国画不能搞那么多颜色,用太多颜色容易俗气。不过,张俊东却指出,吴昌硕绘画的用墨就特别浓,设色也特别大胆,特别鲜艳和浓丽。比如,吴昌硕画过很多牡丹,很多都是大红大紫的,但是却不会让人觉得俗气,而且非常有文人的那种风骨。[详细]

四、富于变化

吴昌硕绘画艺术的第四大特色是笔法和墨法富于变化。这里边又体现在几个方面。张俊东举例介绍说,比如吴昌硕在画菊花时,可以将一朵菊花无论是正面的,侧面的,静态的,动态的,都能画得非常丰富。[详细]

张俊东:吴昌硕与齐白石、张大千绘画之比较

在近些年的艺术市场上,作为海派后期的大师级人物,吴昌硕画作的市场价格,与早已跻身亿元俱乐部的齐白石、张大千画作相比,并不算耀眼,更不符合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那么,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吴昌硕与齐白石、张大千三者在绘画艺术上又有着怎样差异呢?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文物网于近日采访了著名中青年书画家、书画评论家张俊东先生,他对于三人的绘画艺术有着自己的看法。[详细]

吴昌硕篆刻的刀法特点

吴昌硕篆刻刀法的当代意义是深远的,他不仅仅在于突破了明清以来的篆刻刀法程式,更重要的是事实上突破了明清以来篆刻刀法的一元审美的观念。开启了当代篆刻刀法多元审美的新观念。他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想,影响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书画印艺坛,同时也影响到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详细]

冲切结合的刀法

吴昌硕在继承前人的冲刀法和切刀法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融诸家之长,在大量的篆刻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将冲刀和切刀两种刀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冲切结合的刀法,使他的篆刻刀法的雄浑朴茂中寓秀逸的个性化特点凸现了出来。[详细]

残缺刀法

残缺刀法是吴昌硕篆刻创作中的一种常用手法。吴昌硕善于巧夺天工,在传统的冲、切刀法的基础上,辅之以敲、击、凿、磨或借用砂石、鞋底、钉头等,极大地丰富了篆刻艺术的表现手法,并创造性地将篆刻艺术中刀石效果产生的金石味,上升到残缺美的审美新境界。[详细]

吴昌硕篆刻的艺术成就

在谈到吴昌硕篆刻在篆刻艺术史上的地位时,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印砚部负责人蔡祥祥表示,吴昌硕的篆刻是受多方面艺术风格影响的集大成者。早年学丁敬、陈鸿寿等浙派大师,此后又受邓石如、吴让之等人启示,上追周秦、两汉的玺印、封泥,形成一种真气弥漫、不拘一格、浑厚朴实、古拙雄迈的气质。[详细]

借古开今 自成一派

吴昌硕在篆刻艺术上可谓功力深厚,又敢于突破窠臼,推陈出新,创立了一个独具面目的新流派。尤其在他中年以后,直接从历代金石文字中吸取营养,从秦汉玺印、诏版、权量、封泥、砖瓦、碑碣等文字中旁证博采,取其精蕴,熔为一炉,自成面貌。[详细]

将书法功底融于印中

从技法来说,吴昌硕将书法上的功底运用到刻印中,故字法生熟自然、情趣古朴;行刀上圆转自在,一任刀走字出,线条粗细方圆随意为之,往往在不经意间出新;章法上破残、粘连、并笔使用得当,虚实调节到位,极尽自然之美;边款发挥铁笔妙用,大都不书墨稿,直接以石就刀,既有笔味,又有刀意。[详细]

吴昌硕:最后的文人画大师

吴昌硕少时贫困,但他的父亲吴辛甲是一个读书人,喜欢治印,虽然落魄,却一直教儿子读书和篆刻。所以吴昌硕的金石功底从小就开始奠定,并在长达几十年的练习中渗透进了艺术生命的血液和基因里。少年成长时期,吴昌硕尚处在封建社会中,还考取过秀才,虽然仅仅做过一个月的官就解甲归田,但旧时代在他身上的印迹是很明显的,他用了五十多年的时间试图去做一个文人士大夫,当不得已要以卖画为生时,他对传统文化尤其是金石文化复兴的执着贯穿着整个艺术生涯。[详细]

吴超:做吴昌硕后人要学会“夹着尾巴”学艺

作为西冷印社首任社长和 “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吴昌硕先生在不同场合被反复提及。在11月29日吴昌硕先生忌日到来之际,我们采访了吴昌硕先生的曾孙吴超先生,希望通过他的讲述,让更多人看到一个最真实的吴昌硕,共同缅怀这位艺术大师。那天下午,坐在浙江美术馆长长的木凳上,吴超给我们讲起了他的曾祖父——那位“身材不高,面颊丰盈,细目,疏髯”的老先生。[详细]

吴昌硕诞辰170周年 各地频现“诞辰”专题拍卖

纪念画家诞辰已成为书画市场的热点之一,而今年恰逢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170周年诞辰。各大拍卖行都不失时机地在备战吴昌硕相关题材的专场拍卖。从西泠印社策划推出的首任社长“吴昌硕精品书画展”到北京匡时将推出的“苦铁不朽———纪念吴昌硕诞辰170周年作品专场”……在近现代艺术史上,吴昌硕的作品如何创造彰显其艺术特色?应该怎样合理评价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尤其在当下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吴昌硕作品处于怎样的市场行情?近日,多位学者、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吴昌硕艺术大师的地位毋庸置疑,其作品价值则有待市场检验。[详细]

  • 吴昌硕大师地位毋庸置疑

    在中国新旧文化交替的特定历史时期,吴昌硕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键人物,亦是金石画风从晚清过渡到民国的主要传承者。资深艺术研究学者、前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巴东认为,吴昌硕是金石画派承前启后的大家,在近现代画坛,其地位与影响力无人能及。他的艺术影响到在他之后的两三代人,众多近现代绘画大师投其门下,执弟子礼。他的艺术也得到海上金石画派之外陈师曾、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师的回响,并波及日本,影响河井仙郎、长尾甲等。他们或经吴昌硕亲授,或间接受益于吴昌硕,将吴昌硕及其金石写意精神有效地融入自己的艺术实践中,使吴派金石画风影响遍及海内。[详细]

  • 吴昌硕书画作品价格不及“张齐”

    吴昌硕是以诗、书、画、印四绝称雄一世的艺术大家,他的经典作品一直以来为藏家们视为极富价值的艺术品,一向拥有不俗的市场表现。谈及吴昌硕作品的市场价值,北京华夏传承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首席艺术顾问、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副会长张正欣认为,“吴昌硕作为‘20世纪中国画大师’这一点毋庸置疑,在中国美术史上他是一个承前启后、厚积薄发,具有开拓意义的一代巨匠。他与任伯年、蒲华、虚谷被誉为‘清末海派四大家’。1913年杭州西泠印社成立后,吴昌硕被推为首任社长,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凝聚起一大批海内外著名金石书画大家,推动了国内外印学界和书画家的交流发展。”[详细]

  • 吴昌硕篆刻作品市场前景可观

    吴昌硕是晚清民国时期杰出的艺术大师,也是篆刻艺术从晚清过渡到民国的主要传承者,对近代篆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吴昌硕在诗、书、画、印方面的成就,超越了自明清以来的所有先贤,成为中国近代篆刻史上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1913年杭州西泠印社成立,德高望重的吴昌硕也被公推为首任社长。今年是吴昌硕诞辰170周年,从各大拍卖行公布的春拍专场来看,围绕吴昌硕精品开设专场也已经成为了一个趋势。那么,吴昌硕篆刻作品的当前的市场行情又是怎样的呢?中国文物网于近日采访了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印砚部负责人蔡祥祥,他就上述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详细]

《花卉屏风十二扇》屏风

2010年12月3日,北京保利上拍的吴昌硕《花卉屏风十二扇》拍出了3696万元,创造了吴昌硕个人作品拍卖纪录。

吴昌硕刻“来修斋”田黄章

2013年北京保利春拍“燕闲清赏——翦淞阁文房古器录”专场中,一件吴昌硕刻“来修斋”田黄章,估价300万至500万元,成交价为1380万元。

《敝帚自珍册》册页

2012年,吴昌硕的《敝帚自珍册》册页(十一开),在中国嘉德的秋拍中,估价600万至80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2012.5万元。

临石鼓文四屏

2011年11月12日天津文物拍卖“吴昌硕戊午(1918)年作临石鼓文四屏”以582.40万元人民币成交,为当季最高价作品。

  • 吴昌硕 花卉四条屏

  • 吴昌硕 花卉

  • 吴昌硕 花卉

  • 吴昌硕 花卉

  • 吴昌硕 寿桃图

  • 吴昌硕 石鼓文(四幅) 立轴

  • 吴昌硕 岁朝图

  • 吴昌硕 傲霜图

  • 吴昌硕 花卉四条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