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寺:文人雅士聚集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仙游寺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终南山黑水河之黑龙潭畔,是陕西周至县隋唐时期存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是历代关中地区佛教活动胜地之一;是唐宋以来文人学士聚游之所;是史诗《长恨歌》的诞生地;是中国千年前的文化丛林。她的历史上溯周秦,下迄明清。

 

  仙游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始称“仙游宫”。仁寿元年(601),隋文帝为了在全国安置他早先得到的佛舍利,在这里创立灵塔,即法王塔,仙游宫便因建塔改寺,称仙游寺。在此以前,西周时,周穆王西征犬戎于此,休于玄池(即黑龙潭,也称仙游潭)之上,奏广乐三日而终。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曾在此吹箫习仙。唐代宗时,新罗国高僧慧超来大唐求法,受皇帝之命来仙游潭祈雨。德宗时,京城发生叛乱,皇帝来仙游寺避难,臣子乔琳在此代其出家禳灾。唐大中年间(847—859),唐宣宗李忱将仙游寺析建为三寺;黑河南面的叫仙游寺(亦称南寺),黑河北面的叫中兴寺(亦称北寺),另一寺毁于宋以后的战乱中。明英宗天顺六年(1462),仙游寺由西域喇嘛桑加巴主持,复修扩建,改名为普缘寺。清康熙二年,募捐重修寺院,并恢复了仙游寺的原名。清乾隆和道光年间及民国初期,对此作过不同程度的修葺。

 

  宋嘉佑七年(1062),苏东坡任凤翔通判时,曾两次到过仙游寺,他满怀兴致,留诗多首,对逼水塔上十六方天王鬼神飞仙像作了鉴定:“非吴道子莫能至”。不但给这里留有文笔俱妙的对联,还在这儿制符调玉女泉中的水,至今被人们传为佳话。

 

  仙游寺自隋朝创立到现在,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文化遗产与佛教遗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事业得以恢复,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该寺进行抢救和维修,使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利用。1992年4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仙游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仙游寺法王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仙游寺因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异地搬迁,新址位于原址北1.5公里处的金盆北梁。2003年10月法王塔复建。仙游寺即将复建。

 

  仙游寺现存清代正殿,内有泥塑佛像,前檐东西两墙画有哼、哈二将,正殿两侧有耳房,东西两侧还有厢房20余间,殿前有一口明代铁铸大钟。在正殿的西北约60米处,有隋代修建的法王塔。塔身七层,通高35米,底层每边长8.7米见方。法王塔的塔檐由十三层砖叠涩与反叠涩出檐,塔身各层正南面各有一券门,塔刹已毁。塔身逐层收分减高,叠涩出檐,形制属密檐式塔。法王塔的北面20米处,有一石条砌筑的明代喇嘛式逼水塔,四方形塔座,覆钵形塔本。 在正殿东面40米处,有一石彻喇嘛式普通塔,四方形石座覆钵形塔身,塔刹基本完好。目前这块终南灵秀之地,还树有毛主席手书长恨歌碑,今人赵朴初、谢冰心、臧克家、王任重、贺敬之、王蒙、冯牧、徐迟、张光年、闫纲、周明、陈忠实、贾平凹等众多名家都对该寺有题书。更加丰富了仙游寺的文化内容。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