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演员成龙发微博称,准备将自己多年前购买的徽派古建筑捐赠给新加坡。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无独有偶,其实数十年来徽派古建筑频频遭难,这不该仅仅凸显保护意识的淡薄和保护工作的困境,也该引发文物管理部门的反省和深思……
"这些古建筑如今已不在安徽,不属于安徽文物局管辖范畴。如果这些古建筑是文物,按照现行法规是不允许流出国门的。"[全文]
![]() |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董保华 希望积极促成(回归),成为一个比较好的范例。但是范例有一个前提,就是各级政府,包括当地群众对世代生产、生活和居住的古代民居所持的态度。 |
![]()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张廷皓 对于成龙所购买的徽派古建筑一事需要充分考虑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皖南古建筑的大面积维护和维修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需要我们共同付出努力去完成。 |
![]() |
著名收藏专家 马未都 成龙愿意无偿捐赠,未必有人愿意接力展示,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此次新加坡高校伸出橄榄枝,实际上是国内长期冷淡的结果,但愿此次风波能让国人警醒。 |
支持方 |
反对方 |
|
@郑小姐Elaine:文化遗产不是应该呆在国门里的吗? @摄影师_ZIFAN:与其让文物腐烂,还不如送去外边,物尽其用,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 @采采籽:与其在中国不能好好保存 让有心人保存并必不是好事。 @依稀记得的他:我觉得,留在中国也没人重视,与其烂在中国没在中国,还不如让它能延续下去。 @潘多拉pandola:在哪里保存的好就放在哪里,好东西是没有国界的。 @平雯雯本人:留在国外也好,总算能保留下来了我们中国的文化。 |
@无欢Erfaily:真的希望它能留在中国。 @lucy笑眯咪:对于这些老建筑,真心太美,建筑也是有生命的,如果还是有条件的话,请让它们回家吧。 @生活永远考验你:中国的文物就是中国的。不管国内的部门怎么样。 @张锐帆:以后咱中华子孙要看我们的自家的东西,就要去新加坡看,多悲催的事。 @迅Ba:有很多网友希望能够将中华的灿烂瑰宝保存下来、希望成龙大哥手头上的古建筑可以留在中国、妥善保护。 |
|
以上言论来自新浪微博 |
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高墙封闭,马头翘角,黑瓦白墙,墙线错落有致,色泽典雅大方。建筑多用切割后的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筑就,墙体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其砖雕、石雕、木雕被称为徽派"三雕"。砖雕多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装饰多取材人物和鱼虫花鸟。木雕多为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石雕多用于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门额、栏杆、花台、漏窗、照壁、柱础、石狮等。
4月4日,香港演员成龙连发4条微博,表示将把自己收藏的4栋古建筑捐赠给新加坡一所大学做教学之用。这些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老房子是不是文物?成龙能不能以私人名义把它们赠送给其他国家?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一片争议。 |
![]() |
成龙坦言,10年前曾考虑过这批老房子捐给香港政府,但香港政府一直没有落实拨地的问题,对此他也深感无奈。"两年前跟一个新加坡朋友谈起这件事,他马上请我跟一位新加坡官员见面,那位官员马上为我在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找到一块地。 |
![]()
|
黄山市文物局局长胡荣荪呼吁:"回到我们市里来,回到原生态的环境中来,是最好的。如果是需要研究展示的,到一些大专院校,科技院所,也是一件好事情。前十几年、二十年,有的古民居构建流失出去的,只要它保护下来了,只要不损毁,对徽州文化也是一种传承。" |
![]()
|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成龙要捐的这些古建筑是文物。对此,故宫博物院古建修缮中心主任李永革表示,是不是文物,直接关系到它们走出国门的合法性,如果是文物,就绝对不能运出国门。 |
![]()
|
4月9日下午16时29分,在捐赠事件引起网友的质疑与争论后,成龙通过微博公开回应,"请你们放心,成龙不会做犯法的事,更不会做对不起民族的事。在此一并谢过大家的关心。 |
![]()
|
著名词作家王平久替成龙鸣不平。他透露成龙买的10幢古建筑在香港,大哥曾想将古建筑捐给国家但没人理,令成龙很苦恼,目前成龙还未决定将古建筑捐给新加坡,但要大哥捐回安徽,需看到对方在保护历史遗存上的真正行动。 |
![]()
|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负责媒体接待的郭小姐称:2010年,学校就已收到成龙捐赠的古建筑,这些明清古建筑包括,一个戏台、一个二重亭,另外还有两栋浙江古厝,是民间私宅。 |
![]()
|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成龙所谓的"捐赠古木"带有附加条件,包括要求政府拨出成龙属意的土地重建古建;政府负责重建及所需经费;在建筑中设置成龙展览馆和私人办公室;以及政府负责日后古建筑的管理和维修。 |
![]() |
作为古徽州地区代表的黄山市希望促成成龙把这些古建筑捐回徽州,黄山市政府将会提供资金、人才、土地的支持。有消息称,为表诚意,黄山市长将亲自拟一封给成龙的公开信,希望古徽州建筑重回故里。对此,黄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山市文化委主任王恒来表示,一切在下周一应该有一个结果。 |
![]()
|
4月15日,婺源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阳称,正在和成龙联系,希望能将成龙所有的徽派古建筑捐赠给婺源篁岭。吴向阳表示,目前篁岭已经异地搬迁保护了40多栋徽派古建筑,投资超过一亿元,未来的篁岭也将成为徽派古建筑博物馆,在保护徽派古建筑上,和成龙的想法是一致的,因此希望这件事能够做成。目前正在联系成龙方面,但是还没有得到回复。 |
![]()
|
日前,有媒体向香港特区政府求证时发现,成龙之所以未能将古建筑留在香港,是因为他提出了过多的附加条件。而近日成龙之子房祖名在受访时则力挺父亲的决定,并透露剩余的6间古建筑很可能也会捐赠出去。 |
![]()
|
黄山市政府频频抛出橄榄枝,希望成龙将徽派古建筑捐给黄山。据悉,黄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山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领导组组长万以学专门写了一封邀请信给成龙,请成龙在适当时候来黄山考察。 |
![]()
|
据北京成龙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党群介绍,成龙先生已确定收悉黄山市发出的邀请函。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有不少的企业、机构及地方政府等,也通过不同渠道,和成龙方面取得联系,希望介入保护这批古民居。对这些邀请,成龙方面表示会慎重考虑,综合判定。 |
![]() |
成龙给古建"搬家"并非个例,如2007年"安徽12幢徽派古宅搬迁至上海"、2006年瑞典也曾想买走整套古建做博物馆。事实上,近些年来,相关部门对徽派古建筑的"回流"和修复工作一直在进行,如西递、宏村古民居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积极研究白蚁防治问题,包括上海世博会安徽馆都用徽派建筑作为标志。 |
![]() |
![]() |
![]() |
实际上,出于保护的目的,"成龙捐古建"无关爱国。这场争论能够激起国人保护古建筑的热情令人欣慰,然而在争论的同时更多的应是一份深思:怎样将这份珍贵的遗产继承下来,并顺利交接给子孙后代? |
责编:郭智东 赵莎 穆槿
美编:赵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