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朱悦嘉   

简述从古至今科技与艺术的互动关系

审美、艺术、科技、道德、宗教等等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美现象、艺术现象与同时代的科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同时,文化是人化,文化既是人类的创造物,同时又是塑造人、规约人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科技文化、人文文化(如审美、艺术)共同形塑着不同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情怀。

科技与艺术从根本上是殊途同归而又气脉相连的。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艺术的审美价值与科学技术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当代技术产业、文化产业离不开审美设计,艺术的发展也需要技术支持,技术应用可以帮助艺术更好地发挥其审美功能。同时,现代高新技术又可以创造出全新的娱乐形式与生命空间,并孕育出全新的艺术样式和艺术门类,帮助人类开拓生存的范围,为生命的多样化与自由发展提供新的艺术空间和审美空间。因此,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是人类发展的内在要求。追求科技与艺术、科技与人的和谐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志,也是实现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生目标的重要途径。 [详细]

机械科技与艺术的新融合

19世纪90年代,许多艺术团体已经在试验将电的发光力和机械功能应用在他们的艺术上。未来派艺术家和构成派艺术家,受到电——现代精神的象征——的积极意义的强烈吸引,而以电为主题,并以电为将动作引入他们的作品中的工具而加以发展。达达派艺术家和超现实派艺术家,大约在同一时代很活跃,他们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心态探究电:他们以电为主题,做出滑稽、嘲讽、色情、不合理性的作品,并带有文字和图像的评注。在本世纪初,电也被用于很前卫的戏院美术设计以及绘画和雕塑。[详细]

大卫·霍克尼:iphone绘画只是视觉艺术创作工具中的一种

一切视觉艺术都离不开新技术,有了新技术,传统的艺术形式更加绚丽多彩。艺术可以借助科学技术创造更新、更奇、更异的艺术效果。从照片拼贴到传真绘画,再到在电脑上绘制作品,大卫•霍克尼一直对新的科技保持浓厚的兴趣。从2009年起,霍克尼便开始在便携式装置iphone的绘图应用上作画,无需额外的材料和工具,霍克尼把随时随地绘画变成可能。面对颠覆于传统笔触和线条的习惯性表达,霍克尼表示,这都是绘画,它是新的绘画工具,像是纸张的无限循环。[详细]

科技与艺术的磁性碰撞

对我们而言铁磁流体是新事物,摄影师Fabian Oefner名为《Millefiori》的摄影作品采用了黏度类似机油的铁磁流体作为“模特”。这听起来好像不那么有趣,但是当水彩被添加到这个不同寻常的磁场反应中时,就像是魔法突然产生了效力。Fabian先把小滴的磁性流体滴到一个玻璃盘上,用一个小型圆形磁体吸引这些铁磁流体,随后添加不同颜色的水彩在铁粒子磁场之间,对磁性粒子互相吸附的过程进行干预,形成这些绚丽的“迷宫”图案。[详细]

荷兰电子科技艺术节——The Power of Things

有没有试想过半导体光源、盐与冰的热力学反应、合成生物学、试管蛋白质细胞与菌类孢子的培养、木虫蚀木的「天然交响乐」、西洋镜里的沙尘暴……等,这些应只有科学家会使用的专有名词,或仅会出现在科学相关书籍中的用语,都可能化身为艺术作品而且被观赏?于日前落幕的荷兰电子科技艺术节 DEAF(Dutch Electronic Art Festival),将焦点落在大自然的力量,以艺术关注无生物的存在与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供人类对无生物思考的新思维。[详细]

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科学与艺术“相拥起舞”

科学和艺术,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旦“站”起来“跳舞”,相互融合中的变化多端让人目不暇接。“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吸引了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泰国、瑞士、法国、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近600件互动魅力作品,呈现出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缤纷组合。在“科学与艺术创意设计区”,一个名为“上海音迹”的艺术作品,别具创意。观众走过一条音乐走廊,可以听见正宗的“老上海声音”,如市民非常熟悉的海关钟声、收废品的铃铛声。[详细]

纳米世界的科学与艺术

有没有试想过半导体光源、盐与冰的热力学反应、合成生物学、试管蛋白质细胞与菌类孢子的培养、木虫蚀木的「天然交响乐」、西洋镜里的沙尘暴……等,这些应只有科学家会使用的专有名词,或仅会出现在科学相关书籍中的用语,都可能化身为艺术作品而且被观赏?于日前落幕的荷兰电子科技艺术节 DEAF(Dutch Electronic Art Festival),将焦点落在大自然的力量,以艺术关注无生物的存在与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供人类对无生物思考的新思维。[详细]

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科学与艺术“相拥起舞”

科学和艺术,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旦“站”起来“跳舞”,相互融合中的变化多端让人目不暇接。“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吸引了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泰国、瑞士、法国、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近600件互动魅力作品,呈现出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缤纷组合。在“科学与艺术创意设计区”,一个名为“上海音迹”的艺术作品,别具创意。观众走过一条音乐走廊,可以听见正宗的“老上海声音”,如市民非常熟悉的海关钟声、收废品的铃铛声。[详细]

荷兰电子科技艺术节——The Power of Things

有没有试想过半导体光源、盐与冰的热力学反应、合成生物学、试管蛋白质细胞与菌类孢子的培养、木虫蚀木的「天然交响乐」、西洋镜里的沙尘暴……等,这些应只有科学家会使用的专有名词,或仅会出现在科学相关书籍中的用语,都可能化身为艺术作品而且被观赏?于日前落幕的荷兰电子科技艺术节 DEAF(Dutch Electronic Art Festival),将焦点落在大自然的力量,以艺术关注无生物的存在与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供人类对无生物思考的新思维。[详细]

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科学与艺术“相拥起舞”

科学和艺术,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旦“站”起来“跳舞”,相互融合中的变化多端让人目不暇接。“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吸引了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泰国、瑞士、法国、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近600件互动魅力作品,呈现出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缤纷组合。在“科学与艺术创意设计区”,一个名为“上海音迹”的艺术作品,别具创意。观众走过一条音乐走廊,可以听见正宗的“老上海声音”,如市民非常熟悉的海关钟声、收废品的铃铛声。[详细]

分形使人们觉悟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数学与艺术审美上的统一,使昨日枯燥的数学不再仅仅是抽象的哲理,而是具体的感受;不再仅仅是揭示一类存在,而是一种艺术创作,分形搭起了科学与艺术的桥梁。分形艺术有内在的秩序,局部与整体的对称屏弃了欧几里德几何形式的对称给人带来呆板的感觉,其结构丰富饱满却不杂乱。混乱中的秩序,统一中的丰富,形成的强烈视觉冲击力能带给人独特的审美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