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王一然      美编:李冬    

安徽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多元,形成了丰富繁荣的文化资源和渊远流长的灿烂历史。不同地区的人们团结努力,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创造了安徽繁荣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回首明清,“新安画派” 崛起于这片江淮大地,在中国画派史与美术史奠定下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它不仅影响了中国明末清初以及后期书画艺术的发展,更推动了近现代美术的进步。从明末的灿然崛起到三百年后的再度复兴,从渐江到黄宾虹,无不体现着安徽这片巍巍大地上一代代精灵英杰的傲骨情怀。

安徽美协主席张松:苏醒的新安画魂

■王一然

中国文物网:安徽美术史上首屈一指的新安画派,有四百年到五百年的悠久历史,这与当地的博厚精深的徽文化不无联系,您是怎样看待徽州文化呢?

张松:徽文化的底蕴是安徽独有的文化风格资源,在最初是徽州皖南山区的一种山地文化,经过历史上汉唐的洗礼以及几次大规模的移民迁移,中原文化融进了这个地区,与山地文化一起倡导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形成一种具有亲和力的文化内涵……[全文]

众人回溯新安画派

■王一然

林存安:继承传统、师法自然的绘画道路
(安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黄宾虹是中国画艺的大师级人物,在继承和弘扬新安画派艺术精神内涵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不单是在绘画,黄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啻是历史、哲学、人文、包括地理都有着丰厚的修养。

首先,黄宾虹早年的启蒙导师受新安画派影响,而地域关系也起到很大作用。加之其对于家乡自然风貌的熟悉,因此对于新安画派和作品很注意研究和思考。……
[全文]

班苓:点滴生活中的大爱

■王一然

并非所有的努力都值得赞赏,并非所有的风险都令人向往,并非所有的幸运都值得回味,并非所有的苦痛都令人难忘。然而,只有心中的爱与美好,会像无价的珍宝一样,在你我之间深深珍藏……

慈善,是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采。不懂得关爱,就不能完美的领悟人生,不懂得关爱,就不会有世界的壮美辉煌。也许有人会说,关爱或是慈善就意味着付出,意味着舍弃,意味着牺牲。但大地无私地为人类滋生丰登的五谷,绝不是毁灭自己,而是使自己的肌体更加肥沃,更加健壮;大海忘我的为人类奉献宝藏,绝不是干涸自己,而是使自己的胸怀更加博大,更加宽广;同样,你具备了慈善的精神,具备了关爱的胸怀,就会领略到人生的完美,情怀的高尚……[全文]

新安画派在当时打破了四王在画堂上一统天下的局面,画家在前人的基础上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了艺术从生活中来。而以四王为首的一些画家闭门造车,脱离生活。由此可见,新安画派区别了过去的宫廷绘画,按现在来说就是具有创新的前瞻性,而皖南山水对于画家影响很深,这是与之前区别最大之处。

新安画派在情感上对于当时朝廷不满,画风冷峻、枯涩,区别于四王的画风,形成了新安画派独特的艺术语言。宾虹老生活在徽州地区,对于新安画派有一种特殊的传承关系。他对于绘画传统深入研究,对新安画派也并不刻意学习某一局部的技法,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注入创新的基因,因此,宾虹老的绘画风格与脉络就区别于前人,同时也区别于新安画派他人。研究近代山水画时,对于黄宾虹的山水画艺术进行整体分析,也正是基于这点。今人传承宾虹老的画风,不仅是学习笔墨,而是应当注重创新精神层面上的学习,同时还要像宾虹老对生活、对自然、对艺术的态度,以及在各方面学养的积淀,厚积薄发。因此,我们在面对新时代、打造新徽派美术事业、弘扬新安画派优良传统时,不但必须要回头看,走进传统,注重笔墨,而且要提倡新安画派包括黄宾虹大师艺术创新的同时,这样才能使我们研究新安画派和黄宾虹艺术的优良传统更具有明确的目的与手段。

1【词目】新安画派
xin an hua pai

2【解释】
新安画派,明末清初之际,在徽州区域的画家群和当时寓居外地的主要徽籍画家,他们善用笔墨,貌写家山,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心灵的逸气,画论上提倡画家的人品和气节因素,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具有鲜明的士人逸品格调,在十七世纪的中国画坛独放异彩。因为这群画家的地缘关系、人生信念与画风都具有同一性质,所以时人称他们为“新安画派”。

从渐江到黄宾虹

■吴建安(黄山学院艺术系)

黄宾虹被认为是新安画派的殿军,是新安绘画的集大成者、发展者,显然比之新安画派的领袖渐江,黄宾虹的确与其有相似之处,其一:都强调摹古,且都上溯宋元,其二:都不圄于古,强调以自然为师。如渐江的有诗云:“敢言天地是吾师,万壑千崖独杖黎,梦想富春居士好,并无一段入藩篱。”

黄宾虹认为:“名画大家师古人尤贵师造化,纯从真山水中写出性灵,不落寻常蹊径,是为极品。”黄宾虹对新安画派的发展不只是技法上的,更是理念上的,他对中国士大夫文人画做出改革,解决了中国文人画的内在问题。在清末民国的动荡时期,他推崇新安画派显然是有原因的……[全文]

  • 图为弘仁代表作:疏泉洗研

    弘 仁(1610-1664),清画家。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明亡后于福建武夷山出家为僧,字渐江,号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为清初四画僧之一。擅画山水,初学宋人,晚法萧云从、倪瓒,笔法清刚简逸,意趣高洁俊雅。尤好绘黄山松石,为“新安画派”创始人,和查士标、孙逸、汪立瑞等四人并称“新安四大家”。

  • 图为查士标山水册页,原作名称已不可考。

    查士标(1615-1698) ,字二瞻,号梅壑、懒老、梅壑散人,安徽休宁人。后流寓扬州、镇江、南京。善书画、工诗文、精鉴赏。工书画,精鉴别。用笔不多,惜墨如金。与弘仁、孙逸、汪之瑞称“新安四大家”。山水师法黄公望、吴镇、倪瓒、董其昌,笔墨疏简,格调秀远,书法受董其昌影响。在新安四家中,是位高产书画家,他学倪黄,但能广泛吸收前人各家各派画法。就技法而言,以他为最高,作品也最多。

  • 图为孙逸代表作《东岗三树图》

    [清](?—约1658) ,字无逸,号疎林,亦号石禅,明朝末清朝初海阳(今安徽休宁)人, 一作徽州(今安徽歙县)人,流寓芜湖。与萧云从齐名,合称孙萧,与弘仁、汪之瑞、查士标为新安派四大家(即海阳四家)。山水得黄公望法,人以为文徵明后身。淡而神旺,简而意足。尝画歙山二十四图。亦工花卉。

  • 汪之瑞《山水图》册页

    汪之瑞(?-1660?),字无瑞,号乘槎,安徽休宁人,为明末新安画家李永昌高足。山水宗黄公望,而又自成机杼。汪之瑞为人作画十分有趣,文献记他“酒酣兴发,落笔如风雨骤至,终日可得数十幅。兴尽僵卧,或屡日不起”。汪之瑞的作品流传较少,最能代表他风格的作品是一种用笔辛辣,造型极为简练,意境又尤为萧疏的小品。

  • 图为弘仁代表作:疏泉洗研

    弘 仁(1610-1664),清画家。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明亡后于福建武夷山出家为僧,字渐江,号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为清初四画僧之一。擅画山水,初学宋人,晚法萧云从、倪瓒,笔法清刚简逸,意趣高洁俊雅。尤好绘黄山松石,为“新安画派”创始人,和查士标、孙逸、汪立瑞等四人并称“新安四大家”。

新安画派在徽州历史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随后黄宾虹又继承新安画派的传统加以创新,使中国文人画达到一个新的高峰。面对传统的新安画派,面对大师渐江及黄宾虹,既要传承发展又要与其拉开距离。那么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才是当代徽州艺术家的选择,由此将把徽州艺术引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