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周依俏     

北京传统曲艺“太平歌词”起源于清代民间小调,流行于百姓之间,传唱的是中国古代传说神话,时事政治,市民生活,反应的是来自老百姓内心的声音。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也有专门从事音像遗产保护的公司出现,高校也筹集资源主动伸出录制太平歌词的橄榄枝,人们有了保护意识,传承人积极配合,相信,太平歌词将永远为百姓歌颂太平,描绘盛世。

相传,清末慈禧太后经常宣召民间艺人进宫去演唱,有一次莲花落艺人赵星垣(艺名抓髻赵)进宫去演莲花落,慈禧听后太为夸赞,说:“他唱的是文武忠勇孝贤良,颂扬的是国泰民安”遂赐名叫“太平歌词”。并召成喜、来喜等人到宫里任专职教习,教太监们演唱。传到官外以后,艺人们也沿用了这一名称。“太平歌词”是由传统曲艺“莲花落”演变而来,曲调自成一派。演唱者手持“手玉子”(两块竹板),通过手指手腕力度转换,打出不同轻重的节拍,配合演唱,绘声绘色,起承转合,合辙押韵,唱词连贯,叙事性强,很考验表演者的功力。[详细]

约形成于清代初叶。流行于北京城区、郊区。张次溪在《人民首都的天桥》中说:“太平歌词演唱者,手持木(按:应是“竹”)板两块,用指合拍,词句多为警世规善的词句,歌韵多婉转。”[详细]

相声很早就被列入国家非遗项目里了,当然,北京和天津是两个传统的大本营。在相声中,太平歌词一直是重要的表现一环。相声中的说、学、逗、唱四门功课,其中的唱,包括开场小唱等,比如地方小曲、十不闲、怯大鼓、莲花落、数来宝、竹板书,其中太平歌词是唱的重要表现手段。我有幸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记不得在哪个曲艺剧场了,欣赏过马三立、郭荣启、常宝霆合说过的传统经典相声《扒马褂》,一开始就唱的是太平歌词,当时就觉得很新鲜,也很好听。[详细]

太平歌词起源于北京的民间曲艺,唱词明快生动,题材多描述京城市井文化,表演者多为街头艺人,后来这种曲艺形式被相声艺术所吸收,融为“说学逗唱”中的“唱”,更广为流传,传承至今。太平歌词历史悠久,存留下来的影音资料很有限。王双福先生表示,在相声中才穿插的太平歌词,仅仅是太平歌词系统里的凤毛麟角,而先人留下的完整唱谱,却没能被录音保存。王双福作为中国仅有的几位能够完整说唱太平歌词的传承人之一,对于这种曲艺形式的保护,很是担忧,面对数字化这种有声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体现出了极大的好奇。[详细]

“太平歌词”是用两片竹板伴唱的一种北京民间小曲,是从莲花落的曲调演变成的。金受申在《北京风俗曲》中指出:“莲花落和什不闲腔调相同,实有分别,一个人手敲竹板唱的为莲花落。几个人分唱、加插科打诨的为什不闲,又名拆唱莲花落,有时,还可以加锣鼓。”[详细]

渤海早报记者来到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佟守本恰好刚给几位学生上完课,于是在课堂里跟记者聊了起来。太平歌词是一种从属于相声的曲艺形式,约形成于清代初叶,从北京的民间小曲演变而来,在京、津、冀广为流传。[详细]

“冬走涪陵夏行船,鲁子敬摆酒宴聘请圣贤……那关羽看罢了微微的笑,在心中暗骂贼子你叫于谦。”每每听到这段词,记者就想起郭德纲演绎这段太平歌词时,随机拿于谦抓哏的情景。前不久,在劝业场天华景戏院举行了和平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授牌仪式,太平歌词与其他9个项目均列入“遗产”名录之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