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白頔    美编:顾迪卿   

2014年农历甲午马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里,感谢您对中国文物网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也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与大家共同关注文博、收藏、艺术领域里的大事小情。我们也将用更为专业的视角为大家提供更为丰富的资讯信息,进一步发挥专业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与大家一起参与到继承、发展、传播中华文明的事业之中。值此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一年里所采访的业内专家也向中国文物网的网友以及广大文物爱好者拜年,祝您在新的一年里,奋蹄扬鞭,马到成功!

马年鉴赏马文物

马为六畜之首,早在距今约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就曾发现过马的骨骼,证明先民在此时就已开始对马的驯化和饲养。到商周时期,马受到人们的特别重视,因为它成了战争和日常生活中驾车、代步的重要工具。从甲骨卜辞得知,商王朝已设置有马师,出现了马拉的战车。从春秋战国、秦汉、到唐宋、明清,灿烂的历史文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马文物。在农历马年到来之际,小编为大家盘点下中国的国宝马文物,以飨读者。[详细]

南京博物院举行马文物精品展

在2014马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南京博物院继续推出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生肖展”,55件与马相关的文物将在特展馆与市民游客见面,展位位于“金色中国”展的前厅位置。“马展”将一直持续到今年3月中旬。[详细]

62件精品“马”文物网上免费看

陕西数字博物馆推出《马展》,62件具有马文化元素的精品文物可以在网上免费观看。马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马文化。[详细]

马年生肖贺岁藏品走俏

农历马新年越来越近,各种贺岁和生肖藏品也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无论是各大集藏市场,还是各个礼品店,都可以看到材质不一、造型各异、价格各异的贺岁生肖藏品。似乎商家都铆足了劲,以藏品盛宴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详细]

  • 生肖情结推动马年生肖邮票热销

    第三轮马年生肖邮票《甲午年》特种邮票于1月5日正式面世,首发当天全国多地的邮局门口均出现了排队抢购的情况。那么,为什么新发行的“马票”会受到如此的热捧,其未来的市场行情又将如何呢?[详细]

    专家解析生肖邮票的收藏注意事项

    中国邮政自1980年发行生肖系列邮票开始,已持续发行30多年,生肖票也已成为群众最喜爱的邮票种类之一。那么,收藏生肖邮票究竟有哪些诀窍和注意事项?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所发行的生肖邮票又是否具备收藏价值呢?[详细]

  • 马年纪念币身价涨近20倍

    每年岁末,新发行的以十二生肖为题材的收藏品都是收藏爱好者关注的对象。12月24日,马年贺岁普通纪念币公开发行,各大银行兑换网点门口都排起长龙,半个小时内,大部分银行配额内的纪念币被兑换完毕。[详细]

    钱币专家解析流通纪念币收藏

    2014马年流通纪念币一经发行,就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抢购风潮。除了部分银行网点可以换领以外,网上的销售情况也异常火爆。那么,究竟为何会出现如此疯狂的局面,收藏流通纪念币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详细]

中国首家私人博物馆创办人马未都

在北京东边的一个城乡结合部,有个不起眼的院落,外面灰头土脸,里面却别有洞天。这就是中国第一家正式注册的私人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中心。这里收藏的数千件文物和古董,记录了它们和马未都的不解之缘。[详细]

马德光:十年收藏一本好账

三年前,马德光在山西开始着手处理自己的企业。几个企业以及差不多两千多位员工的安置工作持续到2011年底才完全结束。三年后,在苏富比亚洲秋拍的北京预展现场,马德光可以笑言自己这位十多年的“业余老藏家”终于转正了。[详细]

文人墨客笔下的马

今年是农历马年。马不仅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也是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表现题材。查寻史籍,我们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陆续有名家画马的记录,如东晋之史道硕、戴逵,南朝宋之陆探微,南朝齐之毛惠远等皆善画马,还有北朝齐之杨子华更是以画马闻名;盛唐时期,曹霸、韩干画马名垂千古;宋代,以李公麟为代表的画家笔下的骏马骨肉兼备、神理清华;元代,画马第一人赵孟頫画马兼有唐人精细古艳和宋人畅利雄劲之长;清代则以西洋传教士、宫廷画家郎世宁画马最为著名;近现代的画马大家自是非徐悲鸿莫属。[详细]

马云“马体”画拍卖242万元

马云自创的“马体墨宝”在来往“淘宝官方拍卖”扎堆落槌,最终拍出了242万余元。据了解,最终拍得画作的是一名香港人。有业内人士指出,马云的画作卖到这一价格,让马云几乎一夜之间步入“知名画家”行业。[详细]

央美展出馆藏马画作品

形态各异的“马儿”汇聚一堂,与马相关的诗歌穿插其中,静待观者入场。“丹青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马画作品展”正式向公众开放,带领参观者品读明清至今的“马画史”。[详细]

马年说马:马是中华三大文明形态的交集

农历马年将至,中国各地有关马的展览和话题多了起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侯杰等专家认为,马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农耕、渔猎、游牧三大文明形态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是三大文明交集的载体,因此受到广泛喜爱,富有深刻文化内涵。[详细]

  • “马”的生肖文化特色

    古人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与十二地支相配,“午”与“马”相配,是因野马尚未被人驯服之时,正午正是马群四处奔跑斯呜,最活跃的时刻。[详细]

    “马”的人文精神

    马表现了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古代中国把杰出人才比作“千里马”、“骏骨”。唐韩愈曾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详细]

  • “马”的人文地位

    历代文艺都把马作为重要的表现对象。千百年来,人们以诗歌、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形式表现自已对马的热爱,赞美之情。[详细]

    “马”与人的关糸

    马是天上为神、人间为友的动物,在民间口头文学中,与人的衣、食、住、行均有关系,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马”文化现象。[详细]

斑马:跑得快为啥没人骑?

斑马是一类常见于非洲的马科动物,因身上有起保护作用的黑白斑纹而得名,和人类的指纹一样,每只斑马身上的条纹都不一样。斑马是食草动物,奔跑速度很快,外形与一般马匹差别不大,为什么斑马没有人骑呢?[详细]

马鹿:究竟是马还是鹿?

马鹿,是马还是鹿呢?专家解释,马鹿,是鹿科动物,因为体形似骏马而得名,身体呈深褐色,体格高大健硕,在同类中体格较大,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它的鹿茸产量也很高,是名贵的中药材。[详细]

古人过年也精彩 历代春节风俗图解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经过几千年传承,有许多习俗流传下来,但也有一些习俗渐渐被遗忘了。其实,古人过年也同样精彩,下面小编就带您感受一下古人那些与过年有关的的生活智慧和闲情逸致。[详细]

马年的中国奔向世界

马文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生肖马是中国的,也在走向世界。世界各国开始被这种独特的文化所吸引。马在中国文化中的美好寓意,也逐渐为世界所熟知。马年将至,美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多国都已经推出了以马为主题的纪念品,在这些异国的纪念品当中,东西方元素交汇,传递着中国马年的祥和气氛。[详细]

图赏:与马有关的海外艺术品

从中国到阿拉伯、到欧洲、非洲,每个地方的艺术都留下了马的印记,人们用绘画和雕塑等各种形式塑造它们。以上的图片就是保留到现在的作品,都是来自大英博物馆的馆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