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白頔 美编:顾迪卿
2014年农历甲午马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里,感谢您对中国文物网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也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与大家共同关注文博、收藏、艺术领域里的大事小情。我们也将用更为专业的视角为大家提供更为丰富的资讯信息,进一步发挥专业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与大家一起参与到继承、发展、传播中华文明的事业之中。值此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一年里所采访的业内专家也向中国文物网的网友以及广大文物爱好者拜年,祝您在新的一年里,奋蹄扬鞭,马到成功!
在2014马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南京博物院继续推出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生肖展”,55件与马相关的文物将在特展馆与市民游客见面,展位位于“金色中国”展的前厅位置。“马展”将一直持续到今年3月中旬。[详细]
陕西数字博物馆推出《马展》,62件具有马文化元素的精品文物可以在网上免费观看。马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马文化。[详细]
农历马新年越来越近,各种贺岁和生肖藏品也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无论是各大集藏市场,还是各个礼品店,都可以看到材质不一、造型各异、价格各异的贺岁生肖藏品。似乎商家都铆足了劲,以藏品盛宴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详细]
第三轮马年生肖邮票《甲午年》特种邮票于1月5日正式面世,首发当天全国多地的邮局门口均出现了排队抢购的情况。那么,为什么新发行的“马票”会受到如此的热捧,其未来的市场行情又将如何呢?[详细]
中国邮政自1980年发行生肖系列邮票开始,已持续发行30多年,生肖票也已成为群众最喜爱的邮票种类之一。那么,收藏生肖邮票究竟有哪些诀窍和注意事项?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所发行的生肖邮票又是否具备收藏价值呢?[详细]
每年岁末,新发行的以十二生肖为题材的收藏品都是收藏爱好者关注的对象。12月24日,马年贺岁普通纪念币公开发行,各大银行兑换网点门口都排起长龙,半个小时内,大部分银行配额内的纪念币被兑换完毕。[详细]
2014马年流通纪念币一经发行,就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抢购风潮。除了部分银行网点可以换领以外,网上的销售情况也异常火爆。那么,究竟为何会出现如此疯狂的局面,收藏流通纪念币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详细]
在北京东边的一个城乡结合部,有个不起眼的院落,外面灰头土脸,里面却别有洞天。这就是中国第一家正式注册的私人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中心。这里收藏的数千件文物和古董,记录了它们和马未都的不解之缘。[详细]
三年前,马德光在山西开始着手处理自己的企业。几个企业以及差不多两千多位员工的安置工作持续到2011年底才完全结束。三年后,在苏富比亚洲秋拍的北京预展现场,马德光可以笑言自己这位十多年的“业余老藏家”终于转正了。[详细]
马云自创的“马体墨宝”在来往“淘宝官方拍卖”扎堆落槌,最终拍出了242万余元。据了解,最终拍得画作的是一名香港人。有业内人士指出,马云的画作卖到这一价格,让马云几乎一夜之间步入“知名画家”行业。[详细]
农历马年将至,中国各地有关马的展览和话题多了起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侯杰等专家认为,马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农耕、渔猎、游牧三大文明形态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是三大文明交集的载体,因此受到广泛喜爱,富有深刻文化内涵。[详细]
古人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与十二地支相配,“午”与“马”相配,是因野马尚未被人驯服之时,正午正是马群四处奔跑斯呜,最活跃的时刻。[详细]
斑马是一类常见于非洲的马科动物,因身上有起保护作用的黑白斑纹而得名,和人类的指纹一样,每只斑马身上的条纹都不一样。斑马是食草动物,奔跑速度很快,外形与一般马匹差别不大,为什么斑马没有人骑呢?[详细]
马鹿,是马还是鹿呢?专家解释,马鹿,是鹿科动物,因为体形似骏马而得名,身体呈深褐色,体格高大健硕,在同类中体格较大,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它的鹿茸产量也很高,是名贵的中药材。[详细]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经过几千年传承,有许多习俗流传下来,但也有一些习俗渐渐被遗忘了。其实,古人过年也同样精彩,下面小编就带您感受一下古人那些与过年有关的的生活智慧和闲情逸致。[详细]
马文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生肖马是中国的,也在走向世界。世界各国开始被这种独特的文化所吸引。马在中国文化中的美好寓意,也逐渐为世界所熟知。马年将至,美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多国都已经推出了以马为主题的纪念品,在这些异国的纪念品当中,东西方元素交汇,传递着中国马年的祥和气氛。[详细]
从中国到阿拉伯、到欧洲、非洲,每个地方的艺术都留下了马的印记,人们用绘画和雕塑等各种形式塑造它们。以上的图片就是保留到现在的作品,都是来自大英博物馆的馆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