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朱悦嘉     

海派绘画延续至今的壮丽景观,不仅是因为海派艺术家们阵容浩大,拥有先锋变革的绘画理念与繁茂多元的创作风格,同时也为艺术收藏、市场所造就。正是有繁荣的市场、成熟的收藏,才有持续的推动力,保证海派绘画在与时俱进的时代中持续创新与延续传奇。

  • 海派书画家的崛起与发展

    海派书画家群体崛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初年。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兴艺术流派,不仅兼容并蓄,具有开拓变法的创新精神,同时关注民众,兼具参与社会的公益意识,特别是在赈灾帮困、救难济贫的慈善事业上,体现出海派书画家积极的入世理念和先进的公共精神。从历史看,海派书画家在那个年代之所以能成为全国书画创作的领军团队,并把上海打造成全国书画的艺术中心,除了其鲜明的笔墨风格、独特的艺术造诣外,公益意识的强化、公共精神的释放及大量的赈灾慈善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无疑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社会原因。
    [详细]

  • 展开海派绘画的历史长卷

    “海上画派”是19世纪中叶(1843年)至20世纪初(1927年)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区并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为重要的绘画流派之一。“海上画派”所倡导的一种新的绘画审美观念与方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画家们的创作仍具有益的启迪,今天仍能从现代中国画家们的笔端感受一二。[详细]

  • 从群体意识到个体精神图式——海派水墨艺术百年及其当代传承

    回顾过去,我们知道,从清末到民国以来,海派水墨艺术蓬勃发展并形成了一种蔚为壮观的格局。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转折阶段,中国本土的主体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受到巨大冲击,而海派代表人物吴昌硕、任伯年、虚谷、黄宾虹、林风眠、陆俨少和程十发等众多杰出的艺术家用他们在绘画领域所进行的伟大探索演变出一种新的中国画表现形式,即“海派”水墨艺术。它使得历经几千年而又有固定程式的中国画主体样式“破例”呈现出题材多元、构图形式多样、色彩丰富、笔墨方式愈加个人化等多样化的特点。[详细]

  • “海派”大家——任伯年

    “海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张熊、朱熊、任熊算起,任熊、任薰兄弟及其学生任颐又并称“海上三任”,以任颐为高峰。晚期“海派”则以吴昌硕为巨擘。任伯年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清末中国社会发生变动后,市民阶层对绘画艺术的审美要求。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的日益结合,使这一时期的绘画比18世纪更为雅俗共赏。任伯年正是这种新画风的杰出代表。[详细]

  • “海派”大家——吴昌硕

    吴昌硕是中国近现代画坛有开拓性业绩的、承先启后的一代艺术大师,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文人画之大成者,又是继赵之谦、任伯年、虚谷诸家之后的“海派”大家,即“后海派”领袖之一。他与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并称为近百年以来中国画坛借古开今的四大名家。[详细]

  • “海派”大家——傅抱石

    傅抱石绘画继承宋人的宏伟章法,取法元人的水墨逸趣,畅写山水之神情,用散锋乱笔表现山石的结构,创造了独特的绘画风格。他在感受自然与生命的情感体悟之时,以自由洒脱的绘画方式抒发着对民族国家的忧虑,传递出深邃细腻的中国文化品格。[详细]

  • “海派”大家——潘天寿

    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勾石方长起菱角;墨韵浓、重、焦、淡相渗叠,线条中显出用笔凝炼和沉健。[详细]

  • “海派”大家——高冠华

    高冠华先生是中央美术学院的资深教授,是继齐白石、潘天寿之后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又一位杰出的大师。高冠华先生的花鸟画,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他突破了传统题材的局限,融入了新的生活内容,扩大了写意花鸟画的题材范围。[详细]

  • 任伯年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市场分析

    时下,“海派”一词可谓深入人心。艺术市场上,从“海上三任”到吴昌硕、虚谷,这些名字个个如雷贯耳。尤其任伯年这一海派巨擘,更是从来就不缺乏“粉丝”。任伯年的作品基本是最早进入艺术市场的,但随着多年来的市场沉浮,当人们一次次质疑中国古代书画家欠缺造型能力,流连于油画那精准优雅的线条的时候;当人们熟知当代艺术已如何屡创天价而对中国传统...[详细]

  • 吴昌硕字画市场行情走势分析

    时值海派代表画家吴昌硕诞辰170周年,各类庆典活动也应运而生,从而引起对海派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吴昌硕的进一步讨论,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对逾百年内吴昌硕作品市场价格的演变进行整理和分析,希望可以在回顾历史的同时,给现今市场也能带来一定的启发。[详细]

  • 近现代著名书画家傅抱石书画的市场走势

    傅抱石作品的高价成交体现了近现代板块走大师精品高价路线的显著趋势,尽管从总体来看秋拍相比春拍已经显现出回调的趋势,拍卖行也趋于谨慎,但是“大师”“精品”依旧被看好,正所谓剑不偏锋。[详细]

  • 潘天寿书画作品的市场行情

    作为“现代四大家”之一的潘天寿,无论是在美术史上的地位,还是其艺术成就,都非常突出,可称得上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声望的大师之一,其画作在当代的艺术市场上也呈现出强劲的势头。[详细]

  • 高冠华的中国画艺术及市场状况

    高冠华先生的作品深受大家喜爱。1942年至1944年间,先后在四川南充、泸洲、书寿、涪陵等地曾举办四次个人画展,所带作品往往一售而空;在昆明举办的第五次个人画展,80件作品全部高价售出;[详细]

中国画门类中,历代书画家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或为他人收藏或赠友人以诗留念。扇面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在宋、元时代,团扇画广为流行。明代以后,折扇画渐执牛耳。扇面画中不乏超绝脱俗的传世佳作。画家在命笔之时须考虑在特定空间范围中安排画面,精思巧构,展示技法。匠心独具,笔随意转,化有限为无限,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形象和意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