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做过的功绩

"中国考古掌门人"李济

1928年至1937年,他主持了震惊世界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并由此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直至今日,它依旧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最重大的发掘之一。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名字—李济。我们关于商代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由李济给我们划定的。

"北京人之父"贾兰坡

贾兰坡一生著述等身,成果丰硕。从五十年代开始,贾兰坡院士参加、主持、指导了丁村河、西侯度、蓝田、峙峪、许家窑、萨拉乌苏、水洞沟和泥河湾等一系列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及古人类学的奠基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先后发表了400多篇学术著作和文章。

"半尺大师"徐邦达

新中国成立,徐邦达与大收藏家、鉴定家张珩一道,被新成立的上海市政府聘为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后调至北京就任中央文物局文物处业务秘书。从此,开始了以收集、鉴定古书画文物为主的生涯。1953年秋,徐邦达赴故宫博物院参与绘画馆的筹建。新中国初创时的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仅是昔日紫禁城藏品的十分之一,书画卷册就更微乎其微了。

"万里长城第一人"罗哲文

1950年,27岁的罗哲文结束了对古建筑的学习研究,被调任到文化部文物局任职,成为国家文物局最年轻的古建筑专家,也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文物保护生涯。全中国99个国家级的文化名城,每一座他都亲自考察过。1985年,罗哲文和郑孝燮、单士元起草文本,参加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申报工作,使长城成为了被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他们居住过的地方

郭沫若故居

现存的故居是一套大型四合院,大门内有一座小土丘,树木点缀其上;二门内的天井里有北房五间,是郭沫若的会客室、工作室、书房,东边的耳房是卧室,东西厢房各有三间,四周有回廊。故居的后院有罩房11间,是郭沫若夫人于立群的书画室和卧室;故居另外还有一个东跨院。

张伯驹故居

弓弦胡同1号来头不小,原是李莲英的宅第,据说格局模仿颐和园排云殿,慈禧曾亲自前来参观并赞不绝口。后来,张伯驹购下这大宅,亦曾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住处。

容庚故居

旨亭街是条不到一米宽的巷子, 而著名学者容庚的故居就在里面。容庚故居位于旨亭街8巷2、4、6号,连在一起共三进,这座三开间的普通民居建筑占地200余平方米,红墙瓦顶,是一座传统岭南风格"三间两廊"样式的清代住宅。

夏鼐故居

夏鼐故居位于市区仓桥街130号,为坐北朝南的五间两进合院式民居,夏鼐在这里度过了少年和青年的求学时代,并在这里结婚。夏鼐故居将整修为夏鼐纪念馆,讲述夏鼐生平故事,浓缩新中国考古事业历史。

追忆文博先驱者

责编:赵莎    美编:赵钰

微博随评
关于我们 | 专业服务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合作伙伴 | 诚聘英才 | 帮助

中国文物网版权所有京ICP证070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