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内民间收藏热持续升温,我国民办博物馆异军突起,成为我国博物馆体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由于民办博物馆在我国还是一个新事物,尚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 、管理运行不规范 、与专业标准有较大差距 、社会作用不明显等一系列的问题,发展民间博物馆,仍然是个任重道远的话题。
南京老城南印象陈列馆因入不敷出等原因,2011年年初无奈关闭。九三学社南京市委员会也建议,应尽快出台民办博物馆扶持办法,在规划建设、土地征用、规费减免、从业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拿出相应措施。(详细)
近两年,柳州市实施百家博物馆建设计划,出台政策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全市博物馆群建设突飞猛进。至2013年2月,柳州已建成、开放博物馆42家,其中民办博物馆26家,已成为博物馆建设的生力军。(详细)
国家文物局将规范民办博物馆的准入标准文化部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的报告介绍,国家文物局将组织民办博物馆发展的专题调研,以落实民办博物馆享受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的平等待遇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其兴办条件和准入标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详细) |
吕建中:坚持政府主导 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已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2010年2月,在国家文物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民办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详细) |
建特色民办博物馆,让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和谐共生位于西安汉宣帝杜陵遗址生态公园内的秦砖汉瓦博物馆,馆藏西周至明清各个朝代的瓦当和古砖2600个版别3000余块。秦砖汉瓦作为中国秦、汉盛世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精美的文字、奇特的动物形象、华丽诡异的图案,真实再现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详细) |
民办博物馆的运营之路该如何走?民办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的民办博物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是,目前国内的民办博物馆创办历史较短,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从性质、定位、法律地位等方面尚不完善,如何根据每个博物馆自身的特色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运营之路是决定民办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关键。(详细) |
民办博物馆化茧成蝶,走出特色之路,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需要几代人的奋斗才可以完成。因此,建设世界级博物馆既是国家的责任,也是国民的责任。其任务艰巨,工程浩大,但又非遥不可及。 |
责编:郭伟
美编:赵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