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张艳 美编:吴芳
一年当中,几乎每个月都有博览会开幕,一年一度的艺术博览会、两年一度的双年展等等络绎不绝,世界著名艺术博览会有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威尼斯双年展、英国伦敦的Frieze艺术博览会以及美国纽约的军火库Amory Show等,这些博览会以当代艺术为主,主营古董的博览会相对较少。[详细]
种族与宗教问题一直困扰着阿富汗的民众,这里常年战乱。当权的塔利班基地组织尊崇回教,在他们的观念中,"炸毁佛像是回教的光荣"。在这种粗糙的思维方式下,他们不顾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一意孤行,于2001年3月,塔利班政权摧毁了阿富汗巴米扬(Bamiyan)大佛世人为之震惊。[详细]
2003年4月9日美军占领巴格达后不久,拥有大量珍贵藏品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遭到疯狂抢掠和破坏,短短几天,1.5万件文物流失,举世震惊。伊拉克拥有1.2万处在册考古遗址,而未被发掘确定的遗址估计超过10万个。据估计,自2003年以来,从各个考古遗址被盗的文物至少达3.2万件,而不为人知的被盗文物数量更是难以估算。[详细]
2011年2月4日,泰柬两国军队在柏威夏寺地带发生近年来最为严重的武装冲突,双方都动用了包括迫击炮、火箭炮等重型武器。至2月7日,泰柬军队每天都在边境同一地区发生一次武装冲突。这轮冲突发生地点仍然是以柏威夏寺为中心的4.6平方公里的争议领土。泰柬两国都宣称对这一领土拥有主权。[详细]
据报道,由于长时间的局势动荡,埃及对于文化遗产的监管日疏,多处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遭遇了严峻挑战。由于缺乏守卫,金字塔周边地区的盗墓活动尤其猖獗。目前,数处考古遗址已遭毒手,文保部门却对此无能为力。在距离埃及代赫舒尔金字塔数百米远的地方,地面布满大小不一的坑洞,这都是盗墓贼的"作品"。在代赫舒尔金字塔下,分布着埃及最古老的墓地之一,可能藏有法老的陪葬珍宝。据悉,考古学家已经绘制出该墓地的部分地图,但还未开始发掘。[详细]
发生在埃及的骚乱可谓祸起萧墙。2011年1月25日,埃及多个城市发生群众集会,要求穆巴拉克总统下台。1月28日,位于首都开罗的埃及国家博物馆被盗。埃及国家博物馆拥有包括图坦卡蒙葬礼面具在内的12.5万件文物,是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收藏地,也是埃及考古发现的精华所在。然而,愈演愈烈的骚乱为窃贼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详细]
在马里战乱中,除了被毁坏的文物古迹,书籍的丢失和毁坏也非常严重。位于马里通布图市的一家图书馆在战火中遭到毁坏,图书馆中的许多珍贵文献面临永久消失的危险。据介绍,藏于该图书馆的书籍达3万卷之多,其中囊括了法律、自然科学、文学等多个学科的重要文献,这些书籍来自埃及、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大部分文献源自16世纪到17世纪之间,最新的书籍出版于20世纪,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12世纪。[详细]
嘉庆时期的圆明园,园内约有50处主要风景群,所悬匾额不少于800幅,挂有匾额的各式园林建筑达600座,实为古今中外皇家园林之冠。专家认为,圆明园内的建筑荟萃了全国各地的风景和建筑样式。圆明园不仅是一所辉煌的宫殿、园林,而且也是收藏丰富、琳琅满目的博物馆。其室内之陈设均为贵重木材制成的桌椅床几,墙壁饰以精美之壁画,悬挂着历代名人的书法绘画。玉器、瓷器、铜炉、漆匣、珐琅、水晶应有尽有。1860年10月18日,是"万园之园"遭遇灭顶之灾的遇难日。在疯狂劫掠之后,侵略军放火焚园,无数珍宝葬身火海。自1860年以来,圆明园文物除了在"火烧圆明园"中被焚毁之外,还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散失,据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其中的精华部分大都流失海外,尤以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最多,分藏在各个博物馆和其他收藏机构。[详细]
日本大规模的掠夺中国文物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将司令部设在北海静心斋,大肆抢掠北海文物,万佛楼内大小1万尊金佛被系数掠走;敦煌发现的4万件古代文书,其中约有1000卷流入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统计被被日本掠夺的文化财产共1879箱,360万件,破坏的古迹达到741处。而流失民间的文物已经无法估计了。[详细]
1900年8月16日,八国联军入侵,据内务部和朝廷大臣的奏折反映,宫中被抢的部分宝物有历代帝王后妃图像120轴,四库藏书47506本……至于其它金、银、玉、铜、瓷、锦缎锈品等物更是不可胜数,总价值已经无法估计。社稷坛被抢各种祭器168件;天坛被抢各种祭器1148件;嵩祝寺被抢镀金佛像3000多尊,其他珍品1000余万件。[详细]
文革中红卫兵除了有计划的毁灭古迹,毁坏的文物古董更多。 北京名学者梁漱溟家被抄光烧光。"文革"过后梁漱溟回忆抄家时红卫兵的举动时说:"他们撕字画、砸石玩,还一面撕一面唾骂是'封建主义的玩意儿'。最后是一声号令,把我曾祖、祖父和我父亲三代购置的书籍和字画,还有我自己保存的,统统堆到院里付之一炬……。"[详细]
由于太平军的主要活动范围在江南,因此对江南的影响尤甚,江南的文物和名胜古迹遭受到空前的浩劫。据史料记载,太平军所到之处,文物、文献大多难逃灭顶之灾,"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抛之不尽用火烧,烧之不尽用水浇。"[详细]
外国探险家在中国的活动跟当时西方殖民者跟清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息息相关。一些外国探险家以科学考察的名义掠去的中国文物也不计其数:1873年英国人福赛思将和阗附近城址中的神像和硬币带出中国,这是从中国运走的第一批古物;1898一1899年,俄国人D.A.克列缅茨在吐鲁番开帝国主义国家派人来中国盗掘并窃取文物的先例,以后日、德、英、法等国陆续在新疆、甘肃等地盗取了大量的文物和壁画……据统计,1856~1932年间,俄、英、德、法、日、瑞典、美国等国曾考察我国西北地区66次,每次考察都掠走了大量中国文物。[详细]
1900年敦煌石窟发现了大量的古代写本文书和其它文物的"藏经洞一后,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日本人桔瑞超等掠夺走了许多珍贵文物。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来到敦煌,以14块马蹄银骗取走24箱遗书﹑遗画及5大箱其它文物。1908年,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来到莫高窟,用大量银子骗取了6000余件写本和200多件古代佛画与丝织品。伯希和还在第464窟发现一批元代回鹘文遗书。1905年,俄国人奥布鲁切夫,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1914年俄国人鄂登堡,美国人华尔纳等人,先后从莫高窟盗买走了大量的经卷。这些文物至今流散至海外的达3.5万件,约占所有文物的三分之二。[详细]
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 1862-1943), 英国探险家,原籍匈牙利。1907年3月12日,斯坦因到达敦煌。经过和王道士的数次交涉,不久,一笔不寻常的交易达成了,斯坦因用很少的几块银元和一个绝对严守秘密的保证,换取了满满24箱写本和5箱经过仔细包扎好的绢画或刺绣等艺术品,它们经过1年零6个月的长途运输,于1909年1月完整地抵达伦敦,入藏英国博物馆。[详细]
伯希和(1878-1945),法国人。早年在法国政治科学学院、东方语言学院等处学习,1899年往越南河内,供职于法兰西远东学院,曾数次奉命往中国,为该学院购买中国古籍。1908年2月12日,伯希和一行来到莫高窟前。经过和王道士的数次磨合,伯希和以500两银子,换得了藏经洞写本的菁华,它们的数量虽然没有斯坦因攫取的多,但质量最高,说不清有多少件是无价之宝。[详细]
1909年8月22日,清政府学部左丞乔树楠命陕甘都督毛实君封存莫高窟藏经洞。1910年,朝廷命新疆巡抚何彦升将敦煌遗书运至北京。押运官傅某至北京后违命不直接向学部复命。私下把车队赶进何震彝私宅,何震彝与岳父李盛铎,还有刘廷琛、方尔谦等四人翻阅了车上全部的敦煌遗书并贪污盗取走部分珍品。8000余卷敦煌遗书,被官员截留贪污不少,这些经过儒官精选的文物被贪污私吞,都是上等文物。[详细]
1911年辛亥革命后,内忧外患,各地盗掘成风,文物如潮水般地涌出国门。1922年,末代皇帝溥仪"监守自盗",将六大箱共计1200余件书画精品盗运出宫,经变卖、哄抢,绝大部分已流失海外。1924年被赶出宫的溥仪以文物"赏赐""忠良":小器物赏赐完了,便把大型器物或重要文物抵押给外国银行、富商巨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当起了日本人的儿皇帝,偷运到长春伪皇宫的文物被安置在"小白楼"里。伪"满洲国"垮台前夕,看守护军开始哄抢,文物一时流散,世称"东北货"。[详细]
1928年7月2日,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秘密挖掘了清东陵慈禧墓和乾隆墓,盗窃了大批金银财宝,但这些财宝至今下落不明。民间有一种说法,孙殿英将盗掘得来的部分东陵宝藏贿赂给了上司徐源泉。在武汉新洲区仓埠镇,据说徐源泉耗资10万大洋建成占地面积4230平方米的徐公馆,融中西建筑艺术风格为一体,极尽奢华之能事。公馆建成后,徐源泉派出2个连的兵力保护,后人怀疑徐源泉是将宝藏埋在了自家公馆的地下秘室中。文革期间,有人在武汉新洲徐公馆附近挖出了不少枪支军备,结果有关徐公馆藏有巨宝的说法不胫而走。沉寂了70多年的东陵宝藏历史悬案再度沸沸扬扬,东陵宝藏果真埋在武汉吗?[详细]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在此期间,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则是另一个数字: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目前国内因战争、盗掘、盗窃原因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的追索工作仍然步履维艰。
不论是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远离故土,还是"三山五园"中众多文物漂泊海外,都是中国文物流失历史中的一个缩影。目前,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已寻回七件,至今还未归国的兽首有五尊,分别为龙首、狗首、蛇首、羊首和鸡首。其中龙首和狗首曾被媒体曝出部分下落信息,其余的三尊兽首则音信全无。[详细]
近日,位于北京田村的总参某部归还给圆明园管理处八件石刻文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专家称圆明园400多件文物流散,大部分暂无机会返回,其中圆明园建筑文物回归也存在困境,如不少石刻文物已组合成了新的景观,甚至成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回归存在一定困境。[详细]
随着本世纪中国拍卖行等国内文物市场的兴盛,表面上看似一场轰轰烈烈的"文物回流潮"正席卷而来,但令人警醒的是这股潮流是鱼龙混杂的,杂有天价做局的、赝品古董海外洗白的。而那些1860年至1949年间因战争、盗掘、盗窃原因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的追索工作仍然步履维艰。[[详细]
在不少法律界人士看来,我国追索流失海外文物面临的主要障碍,是现行国际公约不能为中国解决历史问题提供具体的法律依据。一语中的:尽管涉及文化财产保护的国际公约有十余个,却很不完善,整个规则体系只是由国际道义来维系,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因此,在国际法律框架下追索文物仍是困难重重。[详细]
流失海外的中国绝世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