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合作伙伴

融书画诗印于一炉的中国画,乃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园林的一枝奇葩。然而,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并相互交融,以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当代中国的文人画家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与痛苦的抉择。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这一绕不开的沉甸甸的话题的回眸与反思,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对文艺创作与文化产业这一热门话题的思考,究竟是书画大师成就了文化产业,还是文化产业为书画大师提供了沃土?

广东文联主席刘斯奋:"矛盾"中的先行者

中国文物网:广东是一个既年轻又古老的地区,这在文化发展中看似是一对矛盾的存在。面对传统和创新时,广东文化呈现怎样的包容性?

刘斯奋: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许多城市都很古老。但广东在整个农业社会是处于后开发状态,绘画艺术也是到了明朝才真正发展起来,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画家。清代以后,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尤其鸦片战争前后,"西学东渐",外来思想传入,中国从农业文明开始迈向工业文明。广东作为当时唯一对外通商口岸,具有吸收外来文化的天然优势,率先接受了新文明的洗礼,这时广东的文化价值才突显出来,开始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有文化的人物,思想观念在全国逐渐走上领先地位,也就是到了这个时候,广东文化才真正起飞……[详细]

国博研究院朱万章:欧美艺术风格对于广东绘画的影响

广东地处沿海边陲,相对于内陆大多数省份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利环境,很早便与国外有着开海贸易的记载。明代的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最早便是经广东而深入到内陆省市。他在带来天主教圣经的同时,也将西洋画引进到中国。广东是其抵达中国的第一站,因而广东画家在西洋画的吸收方面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资料显示,据目前所知,中国人所绘制的最早的油画便是由明代的广东人游文辉所创作的《利玛窦像》。在清代初期,广东著名诗人陈恭尹在看到那些美轮美奂的西洋画时,情不自禁地写下了《题西洋画》的诗:"西番画法异常伦,如雾如烟总未真。酷似少翁娱汉武,隔帷相望李夫人。丝丝交织自成文,不画中间画四邻。亦是晋唐摹字帖,偏于无墨处传神",这也许是中国文人最早关注西洋画的记载。……[详细]

从洋画映射出的广东美术与外埠相互影响

明清之际,西洋美术在中国的传播是西学东渐的重要内容,而广东美术的兴起在美术史上的状况是此时文化中不可抹杀的一部分,其历史过程始于16世纪西方殖民者的航海东来。此时影响广东美术的既有通过宗教的渠道而来的天主教艺术品,也有通过中西贸易渠道而来的世俗美术品。

此外,广东自设立与外商交易的"十三行"以来,英国、荷兰、美国、丹麦、瑞典、葡萄牙和法国的商人纷至沓来。随着贸易的发展,西方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也就直接影响到我国。由于与中国传统绘画面貌迥异,这些西洋美术品引起了中国各阶层的关注和反应。与此同时,中国的绘画和艺术家也对西方产生了影响……[详细]

广东美术在上海的传播及影响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画坛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中心,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三足鼎立之局面。其中,广州和上海皆为较早开放的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因商而兴。随着商业贸易的兴盛,两地美术繁荣发展。在清末民国初期,广州和上海成为了中国的两大艺术中心。

在此期间,广州因得西风之先,不仅19世纪的外销画盛极一时,广东画坛上更是涌现出一大批受西方绘画影响,深具改革精神之美术家。自上海开埠后,广东画家逐渐向上海转移,至民国初期达到高潮。这些画家在融入上海画坛的同时,也推动了广东美术在上海的发展。下面,本文就广东美术在上海的传播等情况略作探讨……[详细]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胡伟:当书画艺术大师遇上文化产业孰轻孰重???

人类的劳动产品分为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国文人画家融书画诗印于一炉的艺术作品,寄托了他们多元的志趣和理想,也抒写了他们特有的人文关怀。中国书画艺术作品属于一种高雅的精神产品。而古董、名家艺术品等不可再生的稀缺品,自然有其保值、增值(当然也会有贬值)、收藏、流通的特殊规律。

必须承认,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往往并不是一码事。其艺术值价的高低,多由同行、艺术权威来作鉴定;而其市场价值的高低,则要另当别论。的确,书画艺术品价值的市场甄别,并非易事。一方面,书画作品的市场价值,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似乎乃是艺术家的名气和声望……[详细]

小编之声:艺术要创新,产业要发展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文化产业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产业支撑和重要物质基础,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导力量。小编认为,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布局显得尤为紧迫。

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于思路,树立"大文化产业"发展思维,在产业发展视野、格局、业态组织、体制机制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毕竟党中央文件的要求是"大"繁荣、"大"发展;不是萧繁荣,小发展。要有大变动,必然要有大突破。在产业发展视野、格局、业态组织、体制机制等方面,要有新的准备…[详细]

关于我们 | 专业服务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合作伙伴 | 诚聘英才 | 帮助

中国文物网版权所有京ICP证070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