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

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将于9月26日至10月3日在北京举办。本届国际设计周围绕"设计之都,智慧城市"的主题,通过举办开幕活动、设计大奖、主题展览、设计讲堂、主宾城市、设计之旅及设计消费季七大主体活动,整合专业及社会资源,推动设计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北京设计市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世界城市建设。[详细]

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幕

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将于9月26日至10月3日在北京举办。本届国际设计周围绕"设计之都,智慧城市"的主题,通过举办开幕活动、设计大奖、主题展览、设计讲堂、主宾城市、设计之旅及设计消费季七大主体活动,整合专业及社会资源,推动设计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北京设计市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世界城市建设。[详细]

"信息新浪潮:英国信息可视化艺术设计展"
北京开展

近年来,英国出现了一批信息可视化行业的领军人物,掀起了一股可视化的"新浪潮"。此次艺术设计展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IM交互与信息创新论坛、亚洲设计出版工程与北京星月吉祥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与北京国际设计周参与协办,将信息可视化的新浪潮带到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详细]

信息新浪潮:信息可视化在英国"的展览意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关注信息设计对人、社会、城市的不同层面的涉入。龙心如告诉记者,"我们更进一步将焦点聚焦在设计者的身份:设计师、艺术家、程序开发者和科学家,探讨当今不同领域设计者在信息可视化发展上的想像与发掘。[详细]

竹子自行车

这是一辆速度快,重量轻而且车身架由竹子和铁组合而成的自行车。整车的总重量公为8.8KG,比较碳纤材料的自行车还要轻,但是由于竹子车强度比较低,所以整车的安全性能并非很高。无论如何,踦着用竹子做的自行车还是相当吸引眼球的。[详细]

智能交通指示背心

这款带有LED灯的背心,可以根据穿着者的手势动作显示出不同的交通指示标识。灯光与红绿灯一样分为红、黄、绿三种颜色,搭配手势会让过路的车辆行人获得更清楚明了的通行提醒。不仅给交通警察指挥提供更多方便,而且它适合在光线昏暗时使用。
[详细]

可以变换方向的户外长椅

这款户外长椅可以轻易地通过后翻动来变换椅子面对的方向,同时之前的靠背变成了新方向下的椅面,而之前的椅面则变成了靠背。每款长椅系统包括4个座椅单位,且每个座椅都可以独立变换方向。[详细]

叶子造型明信片设计

日本设计工作室Neo-green和Eding post合作打造了叶子系列的明信片和信封。随着个人电脑和移动电话的普及,我们已经渐渐淡忘了这种执笔书信的交流方式,使用书信交流,让我们返璞归真,更亲近彼此,更亲近自然。

木片构成的台灯

这款台灯设计很独特,全部由一条一条的柚木和不锈钢组合而成,并且,它的"灯罩"还是可变的,当木条提起的时候,是一个传统样式的台灯,当木条压下后,就是一个有现代感的台灯了。

可作为书架的椅子

这条宽大的椅子是独特的阅读空间,坐在上面从椅子里随手拿起一本自己喜欢看的书,就可以躺在上面舒舒服服地看书了。由桦木胶合板制成,重15Kg。

可打破平衡的书架

哥伦比亚Malagana设计室带来的很有娱乐感的一个设计,几个方框以一种很不平衡的方式叠放在一起形成的一个书架,似乎是漂浮在空中的,但是它能承受120磅(约为54.4kg)的重量。

成双的果盘

日本设计师Sakura Adachi的ECLIPSE日食黑白双色不锈钢果盘,既可以分开成为两个果盘使用,也可以合成一个果盘,这种组合使塔门适用于许多场合,同时也极富装饰效果。

让室内充满大自然的气息

对于长时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你们是否厌倦了来往汽车的噪声和肮脏的尾气,是否憧憬大自然的那一抹绿色,那一丝鲜艳?

虽然只是小小的一片叶子,早晨瞥见它们的时候,就会让我们拥有一天的好心情。

可藏东西的沙发

很多小东西会被发现掉在沙发周围,底下、靠垫下经常能找到遥控器、硬币之类的小物品。日本设计室Daisuke Motogi就偏偏设计了这条能塞东西藏东西的扶手椅,也许这样一来反而不会找不到了。

省力不烫手茶壶

天热的时候用茶壶泡完茶之后,茶壶是又沉又烫,倒茶就成了一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我们为什么不给茶壶做个架子?就像图中的那样。我们倒茶的时候只需把茶杯放在木盘的凹槽处,向上稍微转动茶壶就可把茶倒出来。方便、省力、还不伤手呢。

瓶灯–饮料瓶设计的灯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饮料瓶,把饮料喝完,瓶子只落得被丢弃的下场,看看YaRan Chang, Hsin Chou Liao, Chung en Lee 和Simon Shih四位的瓶灯设计,他们通过巧妙的设计化废物为宝。设计出来的灯饰以环保为中心,又不需要太大的成本,美观又有特色。

关于我们 | 专业服务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合作伙伴 | 诚聘英才 | 帮助

中国文物网版权所有京ICP证070695号